送徐中丞巡撫畿內

繡斧朱旗出未央,北門開府鎮漁陽。 雪山萬里無烽火,析木高垂鳳闕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所持的斧鉞,這裏借指徐中丞的權威。(繡,xiù)
  • 朱旗:紅色的旗幟,也可指顯貴者之旗。
  • 未央:此處指漢宮名,泛指宮殿。(未,wèi;央,yāng)
  • 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
  • 漁陽:古代的郡名,這裏泛指北方邊地。(漁,yú)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裏指戰爭。
  • 析木:古代十二星次之一,這裏指燕地星空。(析,xī)
  • 鳳闕:漢代宮闕名,後泛指皇宮、朝廷。(闕,què)

翻譯

帶着繡斧拿着朱旗從宮殿出發,徐中丞要到北方開府鎮守漁陽。 雪山萬里的地方沒有戰爭的煙火,燕地的高空懸掛着星辰,閃耀着朝廷的光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徐中丞奉命巡撫北方邊地的情景。首句「繡斧朱旗出未央,北門開府鎮漁陽」,寫出了徐中丞身負重任,從皇宮出發,前往北方邊地鎮守,顯示出其地位的重要和使命的莊嚴。「繡斧」和「朱旗」象徵着徐中丞的權威和身份,「未央」指代宮殿,增添了一種莊嚴的氛圍。

次句「雪山萬里無烽火」,描繪了邊地的安寧,沒有戰爭的侵擾,這也是徐中丞治理的成果。

尾句「析木高垂鳳闕光」,將目光轉向天空,以燕地的星空閃耀着朝廷的光輝作結,暗示着徐中丞的功績將爲朝廷增添榮耀,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整首詩意境開闊,氣勢恢宏,表達了對徐中丞的讚美和對國家的期望。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