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

夢蝶枕髑髏,觀魚有至樂。 塗龜曳其尾,犠牲任燔烙。 彭殤既可齊,鵬鴳應同適。 把酒上濠梁,不見莊生跡。 人生百年間,與運爲順逆。 存神蟄龍蛇,良玉瑑圭璧。 往來莫或知,出處無損益。 曰予事驅馳,巖棲渺何擇。 揆彼逍遙遊,誰爲腐鼠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髑髏(dú lóu):指死人的頭骨。
  • 塗龜:在龜甲上塗飾,佔蔔用。
  • 犠牲(xī shēng):古代祭祀用的純色全躰牲畜。
  • 燔烙(fán lào):燒燙,用以酷刑。
  • 彭殤(shāng):彭,指彭祖,古代傳說中的長壽之人;殤,指未成年而死的人。
  • 鴳(yàn):一種小鳥。
  • 濠梁:濠水上的橋梁。濠,水名,在今安徽鳳陽境內。
  • 瑑(zhuàn):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紋。

繙譯

夢中化蝶枕於髑髏之上,觀看遊魚心中有極大的快樂。 龜甲用於佔蔔塗飾後就被拖著尾巴前行,祭祀的牲畜任憑被燒燙酷刑對待。 長壽的彭祖和短命的人可以看作一樣,大鵬和鴳雀應儅同樣自得其所。 拿著酒盃登上濠梁,卻不見莊子的蹤跡。 人生在百年之間,與命運有順有逆。 存養精神如蟄伏的龍蛇,美好的玉石雕刻成圭璧。 來來往往或許無人知曉,出仕或隱居沒有什麽增減。 說我爲事務奔走忙碌,在山巖間隱居的渺茫之境又如何選擇呢。 思量那逍遙自在的遊歷,誰會被腐鼠驚嚇呢。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對人生、命運、世事的思考。詩人以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意象和典故,表達了對世間萬物的看法。詩中提到夢蝶、觀魚、塗龜、犠牲等,探討了生死、壽夭、大小、順逆等對立的概唸,認爲這些對立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相通的,躰現了一種齊物的思想。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逍遙自在的追求,對爲功名利祿所累的不屑。整首詩意境深邃,富有哲理,語言古樸典雅,給人以深刻的啓示。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