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精舍:(jīng shè)學舍,書齋。
- 隱士:隱居不仕的人。
- 家聲:家族世傳的聲名美譽。
- 猶是:仍然是。
- 鄭司農:指東漢經學家鄭衆,曾官大司農,這裏借指鄭於業出身名門。
- 麋鹿:鹿的一種,常用來比喻隱士的生活。
- 名姓:姓名。
- 擬:比作。
- 臥龍:諸葛亮的別稱,常被用來比喻有傑出才能的人,這裏指鄭於業有才華卻甘願隱居。
- 北戶:向北的門,古人認爲北戶向陽而溫暖。
- 客款:客人的拜訪。
- 西林:西邊的樹林。
- 雲封:被雲霧籠罩。
- 青童:仙童。
- 白鶴:一種鳥,常與仙人聯繫在一起,象徵着祥瑞和高潔。
翻譯
在山谷的入口處,誰能知曉隱士的蹤跡呢?這個人家族的聲名依然如鄭司農般顯赫。他的心境早已如同麋鹿般閒適自在,他的姓名又何須比作臥龍般傳奇。向北的門戶在白日裏高高矗立,卻沒有客人前來拜訪;西邊的樹林在春天裏溫暖宜人,卻有云霧將其籠罩。在那仙童與白鶴相互陪伴的地方,不會讓閒人在採藥時偶然遇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鄭於業的隱居生活,表現了他的高潔品性和閒適心境。詩的首聯通過「隱士蹤」和「鄭司農」的對比,既點明瞭鄭於業的隱士身份,又暗示了他的出身不凡。頷聯進一步描述了他的心境如同麋鹿般自在,不追求名利,如同有才華卻甘願隱居的臥龍。頸聯通過描寫北戶的高敞卻無客來訪,以及西林的春暖卻被雲封,襯托出鄭於業隱居之地的清幽和寧靜。尾聯以青童白鶴相攜的美好景象,以及不遣閒人逢的描述,強調了此地的神祕和高潔,進一步突出了鄭於業隱居生活的超凡脫俗。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心境的描繪,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讚美和對鄭於業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