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別業爲萬考功言卿賦

日暮鳴橈去,溪流幾許深。 自隨明月往,應少世人尋。 水石含幽意,魚鳧識賞心。 漆園元寄傲,何事掛朝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橈(ráo):划船的槳。橈,船槳。
  • :表示程度或大約的數量。
  • 鳧(fú):水鳥,俗稱「野鴨」。
  • 漆園:古地名,戰國時莊周曾爲漆園吏。這裏借指莊子。
  • 寄傲:寄託曠放高傲的情懷。
  • 朝簪(zān):指朝廷官員的冠飾。借指在朝爲官。簪,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

翻譯

傍晚時分划着船槳離去,溪水不知道有幾許深。

獨自隨着明月前行,應該很少有世人來尋找此地。

這裏的山水石頭蘊含着幽深的意趣,水中的魚兒和水鳥能夠領會這令人賞心悅目的景緻。

莊子在漆園寄託曠放高傲的情懷,爲什麼要爲了官職而束縛自己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清新的溪南別業,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遠離官場的嚮往。詩的前兩句通過「日暮」「鳴橈」「溪流」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自隨明月往,應少世人尋」則進一步強調了此地的清幽和與世隔絕。接下來,「水石含幽意,魚鳧識賞心」描繪了別業中美麗的自然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詩意。最後兩句以莊子在漆園的寄傲爲喻,表達了對官場束縛的不滿和對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人生的思考,傳達出一種淡泊、超脫的情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