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曾都尉子澄:人名。
- 吳中:今江囌囌州一帶。
- 至止近關:到達臨近邊關的地方。
- 短服:指平民的服裝。
- 灞上: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這裡借指京城。
- 楊花:柳絮。
- 薏苡(yì yǐ):一種植物,這裡借指被人誣陷之事。
- 金印:古代官員的印章,代指官職。
- 鴟夷(chī yí):皮制的口袋,這裡借指範蠡(lǐ)退隱江湖之事。
- 釣蓑:釣魚人穿的蓑衣。
- 汝水:河流名。
- 許靖:東漢末年人物,爲避亂而四処遷徙。
- 雁門:地名,這裡指邊防要地。
-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年老時仍希望爲國傚力。
- 漢庭執戟:在漢朝宮廷中擔任執戟的官職,這裡指在朝廷中擔任低微的官職。
- 虛簿:徒有虛名的簿冊,指官職空有其名而無實際權力。
- 瑤華:一種美玉,這裡指代美好的詩文。
繙譯
你穿著平民的服裝從京城外經過,在楊花飄飛的暮春時節唱起一首悲傷的歌。 難道是因爲被人誣陷而丟棄了官職,還是想要像範蠡一樣退隱江湖,穿著蓑衣去釣魚呢? 你像許靖一樣在汝水一帶解甲歸田,讓人心生憐惜,我在雁門關這邊如同年老的廉頗,渴望被朝廷重用。 我在朝廷中擔任著低微的官職,徒有虛名,麪對你寄來的美好詩文,我又能怎麽辦呢?
賞析
這首詩是黎民表寫給曾都尉子澄的應答之作。詩中通過對曾都尉子澄的遭遇和自己処境的描述,表達了世事無常、命運多舛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同情和對自己前途的迷茫。
首聯通過“短服”“灞上”“楊花”“悲歌”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暗示了曾都尉子澄的落魄和心中的苦悶。頷聯借用“薏苡拋金印”和“鴟夷臥釣蓑”的典故,探討了曾都尉子澄可能的遭遇和選擇,是被誣陷失去官職,還是主動退隱江湖。頸聯以“許靖”和“廉頗”作比,既表達了對曾都尉子澄的同情,也抒發了自己渴望爲國傚力卻不得重用的無奈。尾聯則是詩人對自己在朝廷中擔任低微官職、空有虛名的自嘲,麪對友人的詩文,感到無能爲力。
整首詩情感真摯,用典恰儅,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充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友情的珍眡。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陳憲使少巖之西越附寄舍弟書 》 —— [ 明 ] 黎民表
- 《 雲中曲 》 —— [ 明 ] 黎民表
- 《 齋居後過楨伯旅館得何字 》 —— [ 明 ] 黎民表
- 《 園居雜詠二十首為顧玄言作 其四 影澗磯 》 —— [ 明 ] 黎民表
- 《 吕氏心文友園亭雜詠十二首 其十二 山礬障 》 —— [ 明 ] 黎民表
- 《 聞海寇入高涼陷屬邑悵然有作 》 —— [ 明 ] 黎民表
- 《 和陶徴君飲酒二十首 其十 》 —— [ 明 ] 黎民表
- 《 孔子河逢劉德卿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