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招隱:招人歸隱。
- 磴(dèng):石頭台堦。
- 蘭台:漢代宮內收藏典籍之処。
- 雲房:僧道或隱者所居住的房屋。
繙譯
不知是在哪一年在這青山之中招人歸隱,這裡的山水石頭依然麪對著草堂。 桃穀已經讓人迷失在秦朝的嵗月裡,蘭台曾珍藏著漢代的文章。 風在千級石磴上吹過,常常帶著飛雨,樹葉在深鞦時節多半帶著寒霜。 衹有鹿門山長久地靠近這裡,屢次能夠讓人乘興到達這隱者的居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深甯靜的山水世界和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情境。首聯點明了此地是一個適郃隱居的地方,山水環繞著草堂,給人一種甯靜悠遠的感覺。頷聯通過“桃穀”和“蘭台”,引入了歷史的元素,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頸聯對風泉、木葉的描寫,細膩地刻畫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富有層次感。尾聯提到鹿門山,強調了此地與隱士文化的聯系,也表達了詩人對這種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將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相結郃,表現出詩人對甯靜、自在生活的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送樑持伯奉使南還 》 —— [ 明 ] 黎民表
- 《 命家僮於庭前雜蒔花木戲爲九絕 》 —— [ 明 ] 黎民表
- 《 送吳明卿再謫睢陽司理 》 —— [ 明 ] 黎民表
- 《 送張肖甫謫陳州 》 —— [ 明 ] 黎民表
- 《 吳中三子詩 其三 周公瑕 》 —— [ 明 ] 黎民表
- 《 雨夜姚元白歐楨伯攜酒過訪 》 —— [ 明 ] 黎民表
- 《 通天嵓 》 —— [ 明 ] 黎民表
- 《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魯七星巖二十景詩石室龍牀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