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肖甫謫陳州

清秋搖佩下蓬萊,背指黃金萬里臺。 嵩洛山川原墨食,北邙歌舞化塵埃。 衣冠不少青雲客,州縣何勞白雪才。 淪落古今同一嘆,賈生祠下獨興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處借指京城。
  • 墨食:「墨」通「默」,「墨食」指默默地享用,此處指嵩山、洛水的山川默默被人們享用。
  • 北邙(máng):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東漢、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
  • 青雲客:指仕途得意的人。
  • 白雪才:指有才華的人,典出宋玉《對楚王問》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爲《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爲《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翻譯

在清爽的秋日,你解下佩飾離開京城,轉身背對那黃金鑄就的萬里高臺。嵩山和洛水的山川依舊默默地被人們享用,北邙山上的歌舞卻已化作塵埃。官場上不乏仕途得意之人,州縣之地怎能讓有才華的你徒然勞累。從古至今,淪落之人都令人嘆息,在賈生祠下,我獨自心生悲哀。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爲送別張肖甫被貶謫到陳州而作。首聯描繪了張肖甫離京的情景,「清秋搖佩下蓬萊」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背指黃金萬里臺」則暗示了張肖甫對京城的不捨和無奈。頷聯通過對比嵩山洛水的山川依舊和北邙歌舞的化作塵埃,表達了世事無常的感慨。頸聯指出官場中多是得志之人,而有才華的張肖甫卻遭受貶謫,充滿了對不公命運的憤懣。尾聯則將自己的悲哀與古人賈誼相聯繫,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表達了對張肖甫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用典恰當,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