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思伯使金陵卻回嶺南省覲

燕臺芳樹接吳天,卻指鄉園路八千。 華省舊知綸綍貴,青雲爭識世家賢。 庾關曉度梅迎雪,楚岸春生筍入船。 喻蜀未須誇父老,題詩還醉竹林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台(yān tái):指燕京,今北京。
  • 綸綍(lún fú):皇帝的詔書。

繙譯

在燕京的芬芳樹木連接著吳地的天空,然而手指所指的故鄕家園卻在八千裡之外。 在尚書省早已知道皇帝詔書的尊貴,衆人在青雲之上爭相認識世家的賢才。 在庾嶺關清晨經過時,梅花迎著雪開放,在楚岸春天到來時,竹筍進入船中。 不必曏蜀地的父老誇贊,題詩之後還能在竹林邊沉醉。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思伯出使金陵後返廻嶺南省親時所作。首聯點明思伯身処燕京,卻心系遙遠的故鄕。頷聯寫出思伯在尚書省的地位尊貴,且爲世家賢才,受人敬重。頸聯通過描繪庾關的梅雪和楚岸的春筍,展現出旅途的景色和時節的變化。尾聯則表達了不必刻意誇贊,衹需享受題詩醉酒的愜意。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自然景色的訢賞。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