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李季常

擔簦越五嶺,矯志仍丹丘。 攬桂凌石室,晞髮登羅浮。 金沙杳難覿,玄珠偕所求。 天長積遠思,歲晏懷殷憂。 馳暉不可駐,江介遲歸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擔簦(dān dēng):揹着傘,這裏指長途跋涉。
  •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一說揭陽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的總稱。
  • 矯志:矯正志向,這裏指堅定自己的志向。
  • 丹丘: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這裏象徵着美好的理想境界。
  • 攬桂:攀折桂枝,比喻追求功名富貴。
  • 石室:指山中隱者所居的石屋。
  • 晞(xī)發:洗髮後讓頭髮晾乾,常指高潔脫俗的行爲。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東江北岸。
  • 金沙:傳說中的沙金產地,這裏比喻珍貴的東西或理想的境界。
  • 杳(yǎo):遙遠,無影無聲。
  • 覿(dí):相見,看見。
  • 玄珠:黑色的明珠,道教指內丹。這裏可理解爲珍貴的事物或內心的追求。
  • 天長:時間長久。
  • 積遠思:積累起悠遠的思念。
  • 歲晏:一年將盡的時候。
  • 殷憂:深深的憂慮。
  • 馳暉:迅速消逝的光陰。
  • 江介:江邊。

翻譯

我揹着傘跨越五嶺,堅定志向如同前往神仙居處丹丘。 攀折桂枝於石室之旁,洗髮晾乾登上羅浮山。 那如金沙般珍貴且難以見到的理想,與我內心所追求的玄珠一起,是我渴望得到的。 時間長久積累起悠遠的思念,年末之時心懷深深的憂慮。 飛速消逝的光陰不能停留,在江邊遲遲等待着歸來的船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堅定信念和內心情感。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自己長途跋涉、堅定志向的情景,展現出他的執着和追求。接下來,通過「攬桂」「晞髮」等行爲,進一步表現出詩人對高潔境界的嚮往。「金沙杳難覿,玄珠偕所求」則表達了詩人對珍貴理想的追求和其實現的艱難。詩的後半部分,「天長積遠思,歲晏懷殷憂」體現了時間的流逝和詩人內心的憂慮,而「馳暉不可駐,江介遲歸舟」則以時光的不可停留和江邊等待歸舟的情景,烘托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扎和對未來的期許。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