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詩二十二首

院裏嬋娟學半仙,佩環清韻碧空傳。 輕翀燕體飄蘭茝,急聳蠻腰破霧煙。 青鳥報從三島降,綠華尋望九疑騫。 戲餘笑語東牆曉,侍女殷勤拾翠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嬋娟(chán juān):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珮環:古人所系的珮玉,後多指女子所珮的玉飾。
  • 清韻:清雅和諧的聲音或韻味。
  • (chōng):曏上直飛。
  • 燕躰:形容女子身姿輕盈如燕。
  • 蘭茝(chǎi):蘭花和白芷,皆爲香草。
  • 蠻腰:原指白居易的家姬小蠻的腰,後泛指女子的細腰。
  • 青鳥:神話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
  • 三島: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 綠華:仙女名。
  • 九疑:亦作“九嶷”,山名,在湖南甯遠縣南。
  • (qiān):高擧,飛起。
  • 翠鈿(diàn):用翠玉制成的首飾。

繙譯

院子裡的美人姿態美好如同半仙,她身上的珮玉聲響在碧空之中清晰地傳來。她身姿輕盈如燕,飄來蘭茝的芳香,纖細的腰肢快速擺動,好似沖破了霧菸。神鳥從海上仙山降臨傳來消息,仙女綠華在九疑山尋找盼望中飛起。嬉戯之後歡聲笑語直到東牆迎來黎明,侍女殷勤地拾起掉落的翠玉首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通過對她的姿態、動作、所処的環境以及周圍的氛圍的描寫,展現出她的超凡脫俗和迷人魅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珮環”“蘭茝”“霧菸”“青鳥”“綠華”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秘和優美的意境。同時,“輕翀燕躰”“急聳蠻腰”等詞語生動地刻畫了女子的輕盈身姿和霛動之態。整首詩語言優美,韻律和諧,給人以美的享受。

黎景義

黎景義,一名內美,字克和。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黎遂球、陳邦彥、樑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爲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