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爲人賦荷花

紅粉靚梳粧,翠蓋低風雨。占斷人間六月涼,明月鴛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裏蓮心苦。只爲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歩。
拼音

注釋

爲人賦荷花:四卷本丁集作「荷花」。 明月:四卷本作「期月」。 「更襯佳人歩」句:《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東昏侯紀〉》:「鑿金爲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歩歩生蓮華也。』」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上闕一開始就以擬人的手法描繪荷花的形貌:在炎夏的綠池中展葩吐艷的荷花,似一群弄妝梳洗、濃施粉黛的婦人,她們打著翠綠的華蓋在風雨中沉吟垂首。她們不是亭亭玉立,也不是搔首弄姿,而是一副裊娜無力、愁容可掬的嬌慵之態。 「占斷人間六月凉,明月鴛鴦浦。」盡管她們無意爭芳斗艷,卻把人間六月的凉爽都佔盡了,夏夜明月下,綠蓋紅幢出於水面,楚楚動人,自有一番風韻。事實上,是她們在溽暑炎夏之時,撐起了一箇濃蔚怡人的清凉世界,而作者卻故意顛倒主客關係,隱隱流露出一股艾怨之情。 「根底藕絲長,花裏蓮心苦。」下闕,詩人將筆鋒一轉,在艾怨中又透出一絲同情:用雙關語,虛寫藕絲長和蓮心苦,實指佳人美女雖「態濃意遠淑且眞」(杜甫《麗人行》),對她鍾愛的人情絲綿綿;可她又是苦命人,到頭來,「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温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落得被男子玩弄而拋棄的悲慘下場。她們雖濃妝艷抹、強作嬌態,可她們的心卻是苦的呵!「自古紅頗多薄命」,在大詩人的筆下同樣流露出人世間的常情和千古吟唱的主題。 「只爲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據《南史·齊東昏侯紀》載,宮內以金雕鏤蓮花貼於地面,令潘妃行其上,取其「步步生蓮花」之意。「佳人步」即借用此典故。這句是説,正因爲她們太風流、太富姿色,所以給她們帶來如此的不幸和憂愁;更可憐的是,有的衹能鋪在皇宮地面上,任皇后和嬪妃們踐踏,以映襯這些後宮夫人們的雍容華貴和至尊至聖。至此,此間詞意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以荷花的形態和物種特點,極形象地暗示紅顔女子的悲慘命運;也宣泄了詩人濃厚的感情:哀其不幸,又怨其不爭,在好端端的人世間惹出許多是非。「占斷人間六月凉」吐盡了詩人的曲衷和怨尤。由此也可看出,詩人畢竟受歷史的局限,沒有脫出「女人禍水」的窠臼。 全詞委婉、典雅,詠物精當,用典得體,比興深澈,寄情自然,在歷代詠荷詩詞中,堪稱別具一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粉:指荷花的顏色鮮豔如女子的妝容,借指荷花。
  • 靚(jìng)梳妝:美麗地梳妝打扮。
  • 翠蓋:指荷葉。
  • 鴛鴦浦:指長滿鴛鴦草的水濱。
  • 藕絲:蓮藕的絲,常用來象徵情思。
  • 蓮心:蓮子中的胚芽,味苦,這裏用來比喻內心的苦楚。

翻譯

荷花如同精心梳妝的女子般豔麗,荷葉像低垂在風雨中的傘蓋。它佔據了人間六月的清涼,在明月照耀下的鴛鴦浦邊綻放。

荷花的根底是長長的藕絲,花裏的蓮心是苦澀的。只是因爲它的風姿綽約而有一些憂愁,更能襯托出佳人的步履之美。

賞析

這首詞上闋着力描繪荷花的美麗姿態和給人帶來的清涼之感,「紅粉靚梳妝」將荷花比作梳妝豔麗的女子,「翠蓋低風雨」形象地寫出荷葉的姿態。下闋則從藕絲的綿長和蓮心的苦澀,暗示荷花雖美卻也有其內在的愁苦,同時也借荷花襯托出佳人的美好。整首詞通過對荷花的描寫,既展現了荷花的外在美,又蘊含了一種淡淡的憂傷情緒,情景交融,富有韻味。

辛棄疾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