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用前韻再賦
肘後俄生柳。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纔有用,閒卻持螯左手。謾贏得、傷今感舊。投閣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後。持此語,問烏有。
靑山幸自重重秀。問新來、蕭蕭木落,頗堪秋否?總被西風都瘦損,依舊千巖萬岫。把萬事、無言搔首。翁比渠儂人誰好,是我常、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一杯酒。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歌》、《風敲竹》、《賀新凉》。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爲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爲準。雙調,一百十六字,上闋五十七字,下闋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鬱,貴能各適物宜耳。
「肘後俄生柳」句:喩世事變幻無常。《莊子·卷十八·〈外篇·至樂〉》:「支離叔與滑介叔觀於冥伯之丘,崑崙之虛,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支離叔曰:『子惡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惡!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爲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註云:「瘤作『柳』聲,轉借字。」
「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句:《晉書·卷三十四·羊祜(Hù)傳》:「(羊)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宋·黃庭堅《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爲韻,寄李秉彝德叟·其三》詩:「人生不如意,十事恆八九。」
「右手淋浪纔有用」句:唐·韓愈《醉客》詩:「淋浪身上衣,顚倒筆下字。」宋·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nié),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尚能村醉舞淋浪。」
「閒卻持螯左手」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任誕》:「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桮,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投閣先生惟寂寞」句:人生是非曲直,生前死後俱難了結。《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傳·贊〉》:「王莽時,劉歆、甄豐皆爲上公,莽旣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絶其原以神前事,而豐子尋、歆子棻(Fēn)復獻之。莽誅豐父子,投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迺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閒請問其故,迺劉棻甞從雄學作竒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爲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師古曰:「以雄解謿之言譏之也。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於閣;爰清爰靜,作符命。』妄增之。」
烏有: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齊王悉發境內之士,備車騎之衆,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詫烏有先生,而亡是公存焉。」
「持此語,問烏有。」句:謂是耶非耶,無人解答。
「問新來、蕭蕭木落,頗堪秋否?」句: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衮衮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靑山幸自重重秀。問新來、蕭蕭木落,頗堪秋否?總被西風都瘦損,依舊千巖萬岫。」句:縱西風飄飄,落木蕭蕭,然靑山依然秀立。
「翁比渠儂人誰好,是我常、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一杯酒。」句:此用殷浩語,謂寧作獨立不阿的我,絶不屈志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品藻》:「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晉書·卷七十七·殷浩傳》:「(殷)浩少與(桓)溫齊名,而每心競。溫嘗問浩:『君何如我?』浩曰:『我與君周旋久,寧作我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肘後:指身躰側麪或腋下。
- 俄生柳:比喻突然出現的變化,此処可能暗指人生的挫折或轉機。
- 淋浪:形容隨意,不拘束。
- 持螯左手:古人有以左手持蟹螯的習俗,象征閑適生活,此処可能暗示作者未能施展才能。
- 謾贏得:白白地得到,空獲。
- 投閣:指自殺,典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平原君投書於閣。
- 烏有:虛幻之人,此処用來表示不存在或無法廻答的問題。
- 蕭蕭木落:鞦天樹木落葉的聲音,象征嵗月流逝。
- 瘦損:形容因風力而枯萎。
- 渠儂:方言,他,此処指西風。
- 周鏇久:長久相伴,暗示友情深厚。
繙譯
在腋下忽然長出了柳枝,感歎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右手雖然能隨意揮灑,但左手閑置,不能施展。這衹會讓我徒然感慨現在和過去。麪對那些無解的是非,我衹能苦笑,無人能解答。我把這些話問曏那虛搆的人,尋求答案。
青山依然秀麗多姿,但新來的鞦風吹得樹葉紛紛落下,這鞦天是否還能承受得住?連山也被西風吹得憔悴,千萬峰巒依舊屹立。麪對世間紛擾,我無言以對,衹能抓頭苦思。比起他人,誰能像老朋友那樣長久陪伴在我身邊?我甯願選擇與他們共飲一盃酒,忘卻煩惱。
賞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在經歷了一系列人生挫折後,對世事無常、人事變遷的深沉感慨。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肘後俄生柳”表達生活的突變,“投閣先生”則是對自己不得志的寓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辛棄疾表達了對鞦天的思考,同時也流露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現實睏境的無奈。通過與“烏有”的對話和與“我”的比較,他選擇了借酒消愁,尋找心霛的慰藉。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質樸,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人生哲學。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
辛棄疾的其他作品
- 《 婆羅門引 · 趙晉臣敷文張燈甚盛,索賦。偶憶舊遊,未章因及之 》 —— [ 宋 ] 辛棄疾
- 《 一剪梅 · 塵灑衣裾客路長 》 —— [ 宋 ] 辛棄疾
- 《 朝中措 · 爲人壽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不寐 》 —— [ 宋 ] 辛棄疾
- 《 水調歌頭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鵝湖歸,病起作 》 —— [ 宋 ] 辛棄疾
- 《 念奴嬌 · 趙晉臣敷文十月望生日,自賦詞,屬余和韻 》 —— [ 宋 ] 辛棄疾
- 《 杏花天 · 牡丹昨夜方開徧 》 —— [ 宋 ] 辛棄疾
相关推荐
- 《 賀新郎 · 其二送陳真州子華 》 —— [ 宋 ] 劉克莊
- 《 賀新涼(戊戌生日用鄭省倉韻) 》 —— [ 宋 ] 方岳
- 《 金縷曲 · 慰西溟 》 —— [ 清 ] 納蘭性德
- 《 賀新郎 · 其二十二古巖取後村和韻示餘,如韻答之 》 —— [ 宋 ] 劉辰翁
- 《 賀新郎 · 其一巧夕雨,不飲,啜茶而散 》 —— [ 宋 ] 李曾伯
- 《 賀新涼(戊申生日) 》 —— [ 宋 ] 方岳
- 《 賀新郎 · 其二十七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 —— [ 宋 ] 劉克莊
- 《 賀新郎 · 春情 》 —— [ 宋 ] 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