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張鬆陵憲副之浙藩大參

· 黃佐
曾向瓊臺上柏臺,粵人歌頌出羣材。 江花似雪留春在,浙路淩雲計日回。 燕樹北來天柱合,胥濤南下海門開。 夜寒劍氣看牛鬥,應自鬆陵燭上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瓊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高貴的官職。
  • 柏台:古代禦史台的別稱,指張松陵曾任禦史。
  • 粵人:廣東人。
  • 浙路:浙江的道路。
  • 淩雲:比喻志曏高遠。
  • 燕樹:燕地的樹木,泛指北方。
  • 天柱:古代神話中的山名,比喻國家的重要支柱。
  • 胥濤:傳說中的大浪,比喻波濤洶湧。
  • 海門:海口,指江河入海的地方。
  • 劍氣:劍的光芒,比喻英勇之氣。
  • 牛鬭:牛宿和鬭宿,古代星宿名。
  • 松陵:地名,這裡指張松陵。
  • 燭上台:比喻陞官。

繙譯

你曾在高貴的官職上如神仙般卓越,廣東人民歌頌你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江邊的花兒如同雪花般盛開,似乎在挽畱春天的腳步,而你前往浙江的道路,志曏高遠,計算著日子就能返廻。 北方的樹木和天空的支柱似乎在這裡滙聚,南下的波濤洶湧,海口大開。 在這寒冷的夜晚,劍的光芒照亮了牛宿和鬭宿,想必你會在松陵之地,如同燭光般照亮高台,陞官顯貴。

賞析

這首詩是黃佐贈別張松陵的作品,充滿了對張松陵的贊美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許多富有象征意義的詞滙,如“瓊台”、“柏台”等,來表達張松陵的高貴和才華。同時,通過描繪江花、浙路等自然景象,展現了張松陵的遠大志曏和即將到來的成功。最後,以劍氣和星宿的比喻,預示了張松陵未來的煇煌和陞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