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烈祠樂章二首
鼉逄逄兮考鯨,湛椒漿兮列蘭蒸。五音飾兮黻繡張,瑱瑤席兮玉英。
膋蕭炳兮拜以頫,琴瑟奏兮雲門舞。南垓闋兮柏舟,靈不徠兮夷猶。
驂泰鴻兮燭龍轡,慶陰陰兮靈其有喜。倏蕙帶兮荷裳,又金支兮翠旗。
鴛鴦鴹兮靈之徠,靈徠不徠兮我心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鼉(tuó):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似鱷魚。
- 逄逄(páng páng):形容鼓聲。
- 考鯨:敲擊鯨皮製成的鼓。
- 湛(zhàn):浸泡。
- 椒漿:用椒浸泡的酒,古代用於祭祀。
- 蘭蒸:用蘭草蒸制的食品,也用於祭祀。
- 五音:古代音樂的五種基本音階,即宮、商、角、徵、羽。
- 黻繡(fú xiù):古代的一種繡有花紋的禮服。
- 瑱(tiàn):古代的一種玉器,用於祭祀。
- 玉英:玉的精華,這裏指精美的玉器。
- 膋(liáo):油脂。
- 蕭炳:燃燒的香。
- 頫(fǔ):低頭。
- 雲門舞:古代的一種舞蹈。
- 南垓(gāi):古代樂曲名。
- 柏舟:古代樂曲名。
- 夷猶:猶豫不決。
- 驂(cān):古代指駕車的三匹馬中的一匹。
- 泰鴻:古代神話中的大鳥。
-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能吐火照明。
- 慶陰陰:形容氣氛莊重肅穆。
- 倏(shū):迅速。
- 蕙帶:用蕙草編織的帶子。
- 荷裳:用荷葉製成的衣裳。
- 金支:金色的枝條。
- 翠旗:翠綠色的旗幟。
- 鴛鴦鴹(xiāng):古代神話中的一種鳥,形似鴛鴦。
翻譯
鼓聲隆隆,敲擊着鯨皮鼓,浸泡着椒酒,擺放着蘭草蒸制的祭品。五音和諧,繡有花紋的禮服展開,精美的玉器擺放在玉席上。 燃燒的香菸嫋嫋,低頭拜祭,琴瑟和鳴,雲門舞動。南垓樂曲結束,柏舟樂曲響起,神靈猶豫不決,不降臨。 駕着泰鴻,手持燭龍之轡,氣氛莊重肅穆,神靈似乎歡喜。迅速換上蕙帶荷裳,金枝翠旗飄揚。 鴛鴦鴹飛翔,神靈啊,你來不來?神靈不來,我心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祭祀的盛大場面,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祭祀的莊嚴與神祕。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元素和古代樂舞名稱,如泰鴻、燭龍、雲門舞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歷史感。同時,通過「靈不徠兮夷猶」、「靈徠不徠兮我心悲」等句,表達了祭祀者對神靈的虔誠期盼和內心的悲傷,情感真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