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太史李石鹿奉詔省覲

樓船三月下揚州,驛路□□□□□。 □□風雲皆北向,歸心日夜逐東流。 宮袍□溼霞觴滿,朝賦光添晝錦浮。 何況及門芳草細,仙家元自有丹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樓船:古代的大型船隻,多用於軍事或官員出行。
  • 驛路: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風雲:比喻時勢或政治局勢。
  • 宮袍:指官員的官服。
  • 霞觴:指華美的酒杯。
  • 晝錦:指官服上的錦繡,比喻顯貴。
  • 及門:指到達家門。
  • 丹丘:神話中的仙山,比喻高遠或神祕的地方。

翻譯

春天的三月,你乘坐着宏偉的樓船前往揚州,沿着古老的驛路前行。 時局風雲似乎都向北方匯聚,而你的歸心卻如日夜不息的東流水,急切而堅定。 在宮中,你的官袍上沾溼了美酒,華麗的酒杯中滿是霞光,你在朝中賦詩,增添了白日錦繡般的榮耀。 而當你回到家中,那芳草細膩,彷彿仙家之地,自有其神祕的丹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太史李石鹿奉詔省親的情景,通過「樓船」、「驛路」等意象展現了旅途的壯闊,而「風雲北向」與「歸心東流」則巧妙地對比了時局與個人情感。詩中「宮袍溼霞觴滿」和「朝賦光添晝錦浮」讚美了李石鹿在朝中的榮耀與才華。結尾的「及門芳草細,仙家元自有丹丘」則以仙境般的家園,寓意其歸家的喜悅與安寧。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途的祝願和對家園美好生活的嚮往。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