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九鯉湖紀興

青冥杳隔三山外,碧水長懸一鑑明。 絕似樓臺飛雪片,無端巖岫作雷聲。 仙宮不道珠簾捲,龍窟應傳丹鼎成。 自是洞天分世界,欲擎玉柱入蓬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冥(qīng míng):指天空。
  • (yǎo):深遠,不見蹤影。
  • 三山:神話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萊、方丈、瀛洲。
  • 碧水:清澈的水。
  • :鏡子。
  • 絕似:非常相似。
  • 無端:無緣無故。
  • 巖岫(yán xiù):山洞。
  • 仙宮:神話中的仙人居住的宮殿。
  • 龍窟:傳說中龍居住的洞穴。
  • 丹鼎:煉丹用的鼎。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洞府。
  • 玉柱:神話中支撐天地的柱子。
  • 蓬瀛:神話中的仙境,即蓬萊和瀛洲。

翻譯

天空深遠,彷彿隔絕了神話中的三座仙山,碧水長流,如同明鏡懸掛。 樓臺之上,雪花飛舞的景象非常相似,而山洞中卻無緣無故地響起了雷聲。 仙宮之中,珠簾並未捲起,龍窟裏傳說丹鼎已經煉成。 這裏自成一界,如同神仙居住的洞府,我欲舉起玉柱,進入那神話中的蓬瀛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凡脫俗的仙境圖景,通過對比天空與碧水、樓臺與山洞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於仙境的嚮往和想象。詩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元素,如三山、仙宮、龍窟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進入仙境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的渴望。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