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魏南山將軍別墅蠟梅

· 楊慎
窄窄紅渠豔襪羅,盈盈一笑滿黎渦。小槽春滴金華酒,纖月風林玉樹歌。 香掩冉,影婆娑。載花歸路似東坡。相逢不盡疏狂興,其奈星星白髮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 魏南山:人名,具體不詳。
  • 蠟梅:一種冬季開花的植物,其花似梅,但非真正的梅。
  • 紅渠:紅色的衣袖。
  • 豔襪羅:華麗的襪子。
  • 盈盈:形容女子儀態美好。
  • 黎渦:即梨渦,指女子臉上的酒窩。
  • 小槽:古代制酒器具,這裏指酒。
  • 金華酒:一種美酒。
  • 纖月:細小的月亮,指新月。
  • 玉樹歌:美妙的歌聲。
  • 香掩冉:香氣緩緩散發。
  • 影婆娑:形容樹影搖曳的樣子。
  • 東坡:蘇軾的號,這裏可能指像蘇軾那樣載花歸去。
  • 疏狂興:放縱不羈的興致。
  • 星星白髮:形容白髮如星點般散佈。

翻譯

紅色的衣袖輕輕拂動,華麗的襪子顯得格外豔麗,她盈盈一笑,臉上梨渦淺淺。春日裏,小槽中的金華酒滴落,新月下的風林中傳來玉樹般美妙的歌聲。香氣緩緩散發,樹影搖曳生姿。載着花兒歸去的路,彷彿是東坡先生的足跡。相逢時,放縱不羈的興致無法言盡,無奈白髮如星點,歲月已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宴飲圖,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宴會中的美景與美人。詞中「紅渠」「豔襪羅」「盈盈一笑」等詞句,生動地勾勒出了女子的嬌美形象。後文通過「小槽春滴金華酒」「纖月風林玉樹歌」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優雅而富有詩意的氛圍。結尾的「相逢不盡疏狂興,其奈星星白髮何」則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感慨,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留戀。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