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埈阪(jùn bǎn):陡峭的山坡。
- 叱奔輪:驅趕奔跑的車輪,比喻忙碌奔波。
- 乞致:請求退休。
- 野服:平民的服裝。
- 朱綬:紅色的絲帶,古代官員的標誌。
- 浮塵: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
- 逋客(bū kè):逃亡者,這裏指隱士。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用來象徵隱居。
翻譯
我害怕從陡峭的山坡上驅趕奔跑的車輪,頻繁地請求退休,希望在餘年得到安寧。我不羨慕錦衣玉食的生活,甘願穿上平民的服裝,輕易地拋棄了官員的標誌,視之爲無足輕重的浮塵。我慶幸江山不會嘲笑我這個隱士,風月自然地邀請我成爲它們的主人。如果世上的老朋友問起我,就說我深深地藏在薜荔之中,安穩地隱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黃公輔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畏從埈阪叱奔輪」一句,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忙碌奔波生活的恐懼和逃避。後文通過對「錦衣」、「朱綬」的拋棄,以及對「野服」、「風月」的喜愛,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則巧妙地以「薜荔」爲喻,表達了詩人隱居深山的決心和安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