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岵侍御至攸縣有書寄答之

二十餘年賦索居,各天消息隔雙魚。 風塵易擲青山老,歲月堪憐白髮疏。 秋影忽來何處雁,霽光疑把故人徐。 寒潭潦盡煙凝紫,忍負深談一榻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索居:孤獨地生活。
  • 各天:各自的天空,指相隔遙遠。
  • 雙魚:古代用來傳遞書信的木魚,這裏指書信。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青山老:指歲月流逝,人逐漸老去。
  • 白髮疏:白髮稀疏,形容年老。
  • 秋影:秋天的影子,指秋天的景象。
  • 霽光:雨後天晴的光線。
  • 故人徐:故人慢慢到來。
  • 寒潭:寒冷的潭水。
  • 潦盡:積水乾涸。
  • 煙凝紫:煙霧凝結成紫色,形容景色幽美。
  • 深談:深入的交談。
  • 一榻餘:一張牀的餘地,指準備好的接待。

翻譯

二十多年來孤獨地生活,各自的天空隔絕了書信的消息。 世俗的紛擾容易讓人忘記青山,歲月流逝,白髮稀疏,令人憐惜。 秋天的景象突然出現,不知是哪裏的大雁飛來, 雨後天晴的光線似乎帶來了故人慢慢到來的消息。 寒冷的潭水積水乾涸,煙霧凝結成紫色, 怎能忍心辜負這深入交談的一張牀的餘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久別友人的思念及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中,「二十餘年賦索居」直接點出了詩人與友人長期分離的孤獨生活,「各天消息隔雙魚」則進一步以書信難通來象徵彼此的隔閡。後句通過對「風塵」、「青山老」、「白髮疏」的描繪,抒發了對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無奈與哀愁。末句以「秋影」、「霽光」等自然景象爲背景,寄託了對友人歸來的期盼,以及對重逢時深入交談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