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十首

連街童叟擁蹄輪,別酒三杯祝願頻。 攜得民情隨馬足,勝於囊橐鬧衢塵。 遙瞻越嶺懷鄉井,纔出安門是野人。 驛路長亭聞鳥語,聲聲如戀倦遊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蹄輪:指馬車。
  • 囊橐(náng tuó):指行李。
  • 衢塵:指街道上的塵土。
  • 越嶺:越過山嶺。
  • 安門:指城門。
  • 驛路:古代的郵路,也指官道。
  • 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餞別處。

翻譯

街道上孩童和老人圍繞着馬車,頻頻舉杯祝願。 帶着民情隨馬而行,勝過帶着行李在繁忙的街道上行走。 遙望越過山嶺,懷念家鄉,剛出城門,便感到自己如同野人一般。 在漫長的官道上,經過長亭時聽到鳥兒的叫聲,聲聲似乎都在留戀着疲憊的旅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歸田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連街童叟擁蹄輪」生動地展現了人們送別的場景,而「攜得民情隨馬足」則表達了詩人對民情的關注。後兩句通過對比「越嶺懷鄉」與「出安門是野人」,突顯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及離開塵世的自由感。結尾的「驛路長亭聞鳥語」則以鳥聲象徵自然,表達了對旅途的倦怠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