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祠部陳石溪謫郴州

柳色青青幾別離,贈君不覺淚偏垂。 經年他國調蘭日,暮景清朝泣王時。 曉旆戴星衝楚雁,春帆帶雨拂江籬。 衡湘自昔多遷客,載酒看山且賦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祠部:古代官署名,掌琯祭祀等事務。
  • 陳石谿:人名,詩中的贈詩對象。
  • 郴州:地名,今湖南省郴州市。
  • 經年:經過一年或若乾年。
  • 蘭日:指美好的日子。
  • 暮景:傍晚的景色,也指晚年。
  • 泣王:指哀悼君王。
  • 曉旆:早晨的旗幟,比喻早晨。
  • 楚雁:楚地的雁,比喻遠行的人。
  • 江籬:江邊的籬笆,比喻旅途的艱辛。
  • 遷客:被貶謫流放的官吏。

繙譯

柳色青青,我們幾次別離,贈你詩句時,不覺淚水偏垂。 經過一年的他鄕美好日子,傍晚時分,在清朝哀悼君王之時。 早晨,旗幟在星光下迎接楚地的雁,春天,帆船帶著雨水輕拂江邊的籬笆。 自古以來,衡湘之地多有被貶謫的官吏,載著酒,看著山,且賦詩作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陳石谿被貶謫至郴州的同情與不捨。詩中通過描繪柳色、淚水、他鄕嵗月、傍晚哀悼等意象,營造了一種離別與哀愁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早晨的旗幟、春天的帆船,以及衡湘之地的遷客,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被貶謫的無奈,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種隨遇而安、載酒看山、賦詩作樂的豁達情懷。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