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感

· 黃佐
塵事薰心千種在,晨昏回首一星周。 枕前風月照歸夢,簾外西山窺客愁。 短策干時何所得,薄田供歲未須求。 他年北極懷明主,當日東陵有故侯。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塵事:世俗的事務。
  • 薰心:內心被某事物所困擾或影響。
  • 晨昏:早晨和黃昏,指一天的時間。
  • 一星周:一週,即七天。
  • 風月:風景和月色,泛指美好的景色。
  • 歸夢:回家的夢。
  • 西山:此處可能指具體的山名,也可能是泛指西邊的山。
  • 客愁:旅人的憂愁。
  • 短策:短期的計劃或策略。
  • 干時:謀求時運。
  • 薄田:貧瘠的田地。
  • 供歲:維持一年的生計。
  • 北極:指朝廷或皇帝。
  • 懷明主:懷念明智的君主。
  • 東陵:可能指具體的陵墓,也可能是泛指東邊的陵墓。
  • 故侯:已故的貴族或官員。

翻譯

世俗的事務如煙燻心,千般紛擾,每天早晚回首,一週又一週。 枕前的風月照亮了歸家的夢,簾外的西山似乎在窺視着旅人的憂愁。 短期的計劃謀求時運,有何所得,貧瘠的田地足以維持一年的生計,無需更多追求。 將來懷念朝廷中的明智君主,當年東陵的故侯也曾有過輝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中,「塵事薰心」與「晨昏回首」描繪了詩人對日常瑣事的疲憊與無奈,而「枕前風月照歸夢」則透露出對寧靜田園生活的渴望。末句「他年北極懷明主,當日東陵有故侯」則帶有對過去輝煌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期待,展現了詩人複雜而深沉的情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