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杜曲: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唐代杜氏世居於此。
- 韋經:指韋編,即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後泛指書籍。
- 徽聲:美好的名聲。
- 北戒:古代劃分地域的一種方式,指北方。
- 新命:新的任命。
- 南邦:指南方的國家或地區。
- 視篆:指掌印,即擔任官職。
- 朱紱:古代官員系印的紅色絲帶。
- 皁幢:黑色的旗幟。
- 羣峯:連綿不斷的山峯。
- 鹿洞:指廬山白鹿洞,爲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之地。
- 九派:指長江的衆多支流。
- 龍江:指長江。
- 華輈:華美的車。
- 疊鼓:連續擊鼓。
- 韸:鼓聲。
- 臨岐:面臨分別的路口。
- 錦韜槓:用錦緞包裹的旗杆,象徵榮譽和尊貴。
翻譯
杜曲的美名流傳了千年,韋編的學問堅守在一窗之間。 你的美好名聲在北方廣爲傳播,新的任命讓你輔佐南方的邦國。 你掌管着紅色的印章,飛快地書寫着命令,旗幟在風中飄揚。 連綿的山峯環繞着鹿洞,長江的九條支流匯入龍江。 太陽下,華美的車輛出發了,風中傳來陣陣鼓聲。 在分別的路口,我還能說些什麼呢?只希望你珍重那象徵榮譽的錦緞旗杆。
賞析
這首作品以送別爲主題,讚美了杜通判的學識和官職。詩中通過描繪杜曲、韋經等意象,展現了杜通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守學問的精神。同時,通過北戒、南邦等詞語,表達了杜通判名聲遠揚、新任命的榮耀。最後,詩人以錦韜槓爲喻,寄託了對杜通判未來前程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杜通判的敬重和祝福之情。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廳前槐樹歌爲少傅蔣公賦 》 —— [ 明 ] 黃佐
- 《 沙洲草堂四首爲歐氏題 》 —— [ 明 ] 黃佐
- 《 潞河元夜 》 —— [ 明 ] 黃佐
- 《 三窮啚詩時九首爲周侍御同年 》 —— [ 明 ] 黃佐
- 《 子夜四時歌八首 》 —— [ 明 ] 黃佐
- 《 雨中得呂氏讀詩記答李三洲四首 》 —— [ 明 ] 黃佐
- 《 粵山詩社試筆分得清字 》 —— [ 明 ] 黃佐
- 《 八美詩八章章八句美同館八君子也分攜眷戀聊宣別情云爾 其五 楊中允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