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蕭潘二通判於淡巖作

· 黃佐
五馬翩翩度遠岑,日浮蒼翠滿離襟。 同寅合共循良傳,異國仍多故舊心。 客思漸隨芳草遠,春光偏入野棠深。 明朝鼓柁營陽道,回望零陵煙樹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
  • 翩翩:形容舉止灑脫。
  • 遠岑:遠處的山。
  • 離襟:離別的情緒。
  • 同寅:同僚。
  • 循良:遵循善良的風俗。
  • 異國:外國,此指他鄉。
  • 故舊心:對舊友的思念之情。
  • 客思:旅人的思緒。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 春光:春天的景色。
  • 野棠:野生的海棠。
  • 鼓柁:敲打船舵,指啓航。
  • 營陽道:地名,指營陽的道路。
  • 零陵:地名,今湖南省永州市。
  • 煙樹林:煙霧繚繞的樹林。

翻譯

太守風度翩翩地穿越遠山,日光照耀着蒼翠的山色,充滿了離別的情緒。 同僚們共同遵循善良的風俗,即使身處異國他鄉,依然懷有對舊友的深情。 旅人的思緒隨着芳草的蔓延而漸行漸遠,春天的美景深深地融入了野生的海棠之中。 明天早晨,我將敲打船舵啓航前往營陽的道路,回首望去,零陵的煙霧繚繞的樹林將成爲遙遠的記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守離別時的深情與旅途中的思緒。詩中,「五馬翩翩度遠岑」展現了太守的風度與旅途的艱辛,「日浮蒼翠滿離襟」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離別情感結合。後聯通過「客思漸隨芳草遠」和「春光偏入野棠深」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與對美好事物的留戀。結尾的「回望零陵煙樹林」更是深化了離別的哀愁與對過往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離別與旅途的深刻感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