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礪峯宅中上元宴集

門連棨戟五侯家,風送鸞笙錦曲賒。 杯泛黃金遲月色,盤行白玉薦春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棨戟(qǐ jǐ):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表示身份和權威。
  • 鸞笙: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指美妙的音樂。
  • 錦曲:華美的樂曲。
  • :遠,這裏指音樂飄揚得很遠。
  • 盤行白玉:指用白玉製成的盤子盛放食物。

翻譯

門前排列着象徵五侯權威的棨戟,風中傳來遠處鸞笙演奏的華美樂曲。 金盃中的酒在月光下顯得更加璀璨,白玉盤中的美食展現了春天的繁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黃廷用在康礪峯家中參加上元節宴會的盛況。詩中通過「棨戟」、「鸞笙」、「錦曲」等意象,展現了宴會的高貴與繁華。金盃與月色的交相輝映,白玉盤中的春華,不僅描繪了宴會上的美食美酒,也象徵着春天的生機與宴會的歡樂氣氛。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宴會盛況的讚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