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博利名總是虛請看爭渡竟何如滿?心力風波上所較爭過尺寸餘

千里折衝樽俎下,使君不說赤靈符。 他鄉知己誰能並,切玉須傾酒百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 (pīn):同“拼”,意爲全力以赴。
  • 折沖樽俎:原指在宴蓆上通過言語或策略取勝,後泛指在外交談判中取得勝利。
  • 不說:不談,不提及。
  • 赤霛符:古代傳說中的神符,有敺邪避兇的作用。
  • 切玉:比喻技藝高超,此処可能指飲酒時的豪邁。

繙譯

苦苦追求名利終究是虛幻,看看那些爭渡的人最終得到了什麽?全力以赴在風波中,所爭取的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尺寸之差。 在千裡之外的外交談判中取勝,使君卻不提及那些神秘的赤霛符。 在他鄕遇到知己,誰又能與之相比?爲了這樣的相聚,必須豪飲百壺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名利追求的虛幻性的深刻認識,以及對真正知己的珍眡。詩中通過對比爭渡者的徒勞和外交談判的實際勝利,強調了現實與虛幻的對比。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在他鄕遇到知己時的豪邁情懷,以及對真摯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