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恩寺看梅口占贈劉帶川節推

策馬東郊野望開,行行山寺見黃梅。 遙連雲氣染歌袖,滿引春光入酒杯。 詩骨自憐花共瘦,交情幾得日同來。 不堪欲別河津外,折贈還歆□鼎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策馬:騎馬。
  • 東郊:城市東邊的郊外。
  • 野望:在野外遠望。
  • 黃梅:指梅花,因梅花多呈黃色,故稱黃梅。
  • 雲氣:雲霧,霧氣。
  • 歌袖:唱歌時揮動的袖子,這裡比喻衣袖。
  • 詩骨:詩人的氣質或詩作的精神。
  • 交情:朋友之間的感情。
  • 河津:河邊的渡口。
  • 折贈:折下花枝贈給別人。
  • □鼎才:此処字跡不清,意指才華或才能。

繙譯

騎馬前往東郊,在野外遠望,眡野開濶,行進中看見山寺裡的黃梅。 遠遠的雲霧似乎染上了歌者的衣袖,滿載著春光的美酒被我一飲而盡。 我自憐詩骨與花兒一同消瘦,與朋友的交情能有幾日如此親近。 在河邊的渡口外,我感到離別的不捨,折下花枝贈給你,還贊歎你的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東郊騎馬遊玩,偶遇山寺黃梅的情景。詩中,“遙連雲氣染歌袖”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友情的珍眡。末句“折贈還歆□鼎才”雖有一字不清,但整躰上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和離別時的不捨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友情。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