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與謝文學爲珍侄適初君常端偉僧念今湛波西庵同集分得蓮字
懶拙偏於物外便,況逢盛侶大雲巔。
山山山色光浮鉢,樹樹樹聲韻帶禪。
此會誰雲非白社,前身遮莫是青蓮。
烹茶啖素諸僧共,無事神仙然未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物外:世俗之外,超脫塵世。
- 盛侶:優秀的同伴。
- 大雲巔:高聳入雲的山峯。
- 光浮鉢:鉢中映出山色的光芒。
- 韻帶禪:聲音中帶有禪意。
- 白社:指高雅的文人聚會。
- 遮莫:或許,可能。
- 青蓮:佛教中象徵清淨的蓮花。
- 烹茶啖素:煮茶吃素。
- 諸僧共:與僧人們共同。
- 然未然:或許如此,或許不如此。
翻譯
我這懶散拙樸之人,偏偏喜歡超脫塵世,更何況此時遇到了優秀的同伴,一同登上高聳入雲的山峯。山色在鉢中映出光芒,樹木的聲音中帶着禪意。這樣的聚會,誰能說不是高雅的文人雅集呢?或許我前世就是那清淨的青蓮。與僧人們一起煮茶吃素,這種無事的生活,或許就是神仙般的日子,或許又不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山水的喜愛。詩中,「山山山色光浮鉢,樹樹樹聲韻帶禪」巧妙運用重複和擬人手法,將山色和樹聲賦予了禪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禪意的深刻感悟。結尾的「然未然」則透露出詩人對這種生活的疑惑和不確定,增添了詩歌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