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

· 黃淮
拋書徐步出檐楹,景物撩人百感並。 雁帶夕陽延晚色,樹含涼吹作秋聲。 艱辛未負題橋志,旦暮常懷獻曝誠。 自笑鹽車猶伏軛,太行誰復顧長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的柱子。
  • 撩人(liáo rén):引起人的興趣或情感。
  • 涼吹(liáng chuī):涼風。
  • 題橋志:源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曾題橋發誓要功成名就。
  • 獻曝(xiàn pù):比喻貢獻微薄之力。
  • 鹽車:運鹽的車,比喻低賤的工作。
  • 伏軛(fú è):軛是古代用來套在牛馬頸上的器具,伏軛指套在軛上,比喻受制於人。
  • 太行:山名,這裏可能指太行山的艱險。

翻譯

放下書本,緩緩走出屋檐下的柱子,景色吸引人,百感交集。 雁羣帶着夕陽的餘暉,延長了傍晚的色彩,樹木在涼風中發出秋天的聲音。 儘管艱辛,未曾辜負立志功成名就的誓言,早晚常懷貢獻微薄之力的誠意。 自嘲仍在低賤的工作中受制於人,太行山的艱險又有誰會顧及我的長鳴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傍晚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詩中,「雁帶夕陽延晚色,樹含涼吹作秋聲」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季節變化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既寧靜又略帶憂鬱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典故和比喻,抒發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堅持,展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