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中秋與奪客泛舟

· 楊慎
飛鏡露雲頭。金波水面浮。水晶宮、今夜中秋。喚取官奴吹玉笛,香霧溼,錦雲留。 二客亦風流。螂川泛小舟。問何如、赤壁黃州。坡老有靈應鼓掌,天地寄浮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鏡:比喻月亮。
  • 金波:指月光。
  • 水晶宮:神話中的水下宮殿,這裏比喻中秋之夜的美麗景色。
  • 官奴:官府的奴僕,這裏指樂師。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香霧:帶有香氣的霧氣。
  • 錦雲:五彩斑斕的雲。
  • 螂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赤壁黃州:指蘇軾在黃州赤壁的遊歷,著名的《赤壁賦》即在此創作。
  • 坡老:指蘇軾,因其號東坡居士。
  • 浮蝣:比喻人生短暫,如浮游生物。

翻譯

月亮如飛鏡般懸掛,露水沾溼了雲頭。金色的月光在水面上盪漾。今夜中秋,水晶宮般的景色如此美麗。喚來樂師吹奏玉笛,香氣繚繞,五彩雲朵停留。

兩位客人也頗有風流之態。在螂川泛舟,小船輕搖。我們問,這情景與蘇軾在赤壁黃州的遊歷相比如何?若坡老在天有靈,定會鼓掌稱讚,因爲人生短暫,如同浮游生物,我們在此刻享受着天地間的自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夜的美景與遊船之樂,通過對月、光、水、樂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詩中「飛鏡」、「金波」等詞形象生動,展現了中秋夜的寧靜與美麗。後文通過與蘇軾赤壁遊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