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宗伯張玉溪齋居

銀漢雲低仙署淨,玉爐香嫋道心玄。 六花曉望清齋日,百穀春祈大有年。 駕霧青鸞來海外,步虛白鶴舞風前。 懸知太乙明禋夜,玉漏聲殘尚未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銀漢:銀河。
  • 仙署: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爲高雅的居所。
  • 玉爐:香爐的美稱。
  • 香裊:香菸繚繞的樣子。
  • 道心:指脩道之心,或指深奧的道理。
  • :深奧,難以理解。
  • 六花:指雪花,因其形狀似六角形。
  • 清齋:指清淨的齋戒生活。
  • 百穀:泛指各種穀物。
  • 大有年:豐收年。
  • 駕霧:形容仙人或神霛乘雲霧飛行。
  •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征祥瑞。
  • 步虛:道教術語,指脩鍊到高深境界,能夠淩空行走。
  • 白鶴:象征長壽和吉祥的鳥。
  • 懸知:預知,預料。
  • 太乙:道教中的神祇,主宰天界。
  • 明禋:明亮的祭祀。
  • 玉漏:古代計時器,這裡指時間。
  • 聲殘:聲音漸漸消失,指夜深。

繙譯

銀河低垂,雲霧繚繞,仙境般的居所顯得格外清淨,玉爐中香菸裊裊,道心深奧。清晨望見雪花飄落,預示著齋戒日的清淨,春天祈願各種穀物能有一個豐收年。青鸞乘著雲霧從海外飛來,白鶴在風中翩翩起舞,倣彿步虛而行。預知太乙神明在明亮的夜晚進行祭祀,玉漏聲聲,夜已深,但人們尚未入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景象,通過銀河、玉爐、雪花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清淨、神秘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道教元素,如青鸞、白鶴、步虛等,表達了詩人對脩道生活的曏往和對神秘世界的探索。結尾処的“玉漏聲殘尚未眠”則透露出一種對神聖儀式的虔誠和對時間的感知,使詩歌意境更加深遠。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