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餞友人出郭紀遊次韻

貴第侯家能作主,高筵綺席恣淹留。 五陵見客誰青眼,百歲逢秋自白頭。 醉泛木蘭煙渚淨,閒登石磴野林幽。 遙思陶令花三徑,不識花前人醉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 餞友人:爲友人送行。
  • 出郭:離開城郭,指出城。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作詩。
  • 貴第侯家:指貴族或高官的府邸。
  • 高筵綺席:形容宴席的豪華。
  • 恣淹留:盡情逗留。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此處泛指貴族聚居之地。
  • 青眼:指正視,表示重視或喜愛。
  • 百歲逢秋:指人到老年。
  • 白頭:指年老。
  • 木蘭:一種植物,此處可能指木蘭舟。
  • 煙渚:煙霧籠罩的水中小島。
  • 石磴:石階。
  • 野林幽:野外的樹林顯得幽靜。
  • 陶令:指東晉詩人陶淵明,曾任彭澤令。
  • 花三徑:指陶淵明詩中的「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意指隱居之地。
  • 不識花前人醉不:不知道花前的人是否醉了。

翻譯

在重陽節這天,我爲友人送行,出城遊玩,依照所和詩中的韻作詩。貴族府邸的主人能夠做主,設下豪華的宴席,讓我們盡情逗留。在貴族聚居的地方,見到客人時誰會給予重視呢?人到了老年,自然頭髮變白。我們醉酒後泛舟在煙霧籠罩的水中小島,感覺十分清淨;閒暇時登上石階,進入幽靜的野外樹林。遙想陶淵明的隱居之地,不知道花前的人是否醉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送別友人的場景,通過貴族府邸的宴席、五陵的客人與老年的白頭,表達了時光流逝與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醉泛木蘭煙渚淨,閒登石磴野林幽」一句,以醉後的視角描繪了自然景色的寧靜與幽美,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嚮往。結尾處對陶淵明隱居生活的遙想,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對現實世界的超脫。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