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洲曉發

· 黃佐
妙高臺前鬱水流,寶地祇林何太幽。 雨晴山向鏡中出,潮長舟從天上游。 鵬風忽送扶光曉,蜃月猶含珠海秋。 一尊取醉掛帆去,渺渺滄波飛白鷗。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洲:指仙境般的水域。
  • 妙高臺:地名,可能指高而美的地方。
  • 鬱水:水名,可能指水流豐沛。
  • 祇林:指寺廟的樹林。
  • 鏡中:比喻水面平靜如鏡。
  • 潮長:潮水上漲。
  • 鵬風:指大鵬鳥飛翔時所帶的風,比喻強勁的風。
  • 扶光:指陽光。
  • 蜃月:指海市蜃樓中的月亮,比喻幻境。
  • 珠海:指海邊的景色。
  • 一尊:一杯酒。
  • 掛帆:揚帆起航。
  • 渺渺:遙遠的樣子。
  • 滄波:大海的波濤。
  • 白鷗:白色的海鷗。

翻譯

在妙高臺前,鬱鬱蔥蔥的水流緩緩流淌,寺廟的樹林寶地顯得多麼幽靜。雨過天晴,山巒彷彿從鏡面般的水中顯現,潮水上漲,小舟彷彿在天空中游弋。忽然間,強勁的風送來了清晨的陽光,而海市蜃樓中的月亮依舊懸掛在秋日的海面上。舉杯暢飲後,揚帆起航,遙望那茫茫大海上的波濤,只見白鷗在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清晨從靈洲出發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美景和詩人的情感。詩中「妙高臺前鬱水流」等句,以地名和水流爲背景,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比雨晴和潮長的變化,以及鵬風和蜃月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變幻莫測。結尾的「一尊取醉掛帆去,渺渺滄波飛白鷗」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