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林小山之任上虞
握璧誰知己,調蘭我自親。
幾逢金闕里,重到玉橋濱。
雙鬢怑爲客,一官幸到身。
傳經宮保舊,結綬漢恩新。
堯日明三極,舜雲護四鄰。
竹符光啓潤,花塢暗藏春。
枳棘鋤將盡,鳳鸞棲有神。
徵書還欲下,未可負茲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握璧:手持玉璧,比喻珍視人才。
- 調蘭:調和蘭花,比喻培養人才。
- 金闕:皇宮的美稱。
- 玉橋:美麗的橋樑,常用來比喻通往美好地方的路。
- 怑(bàn):憂愁。
- 傳經:傳授經典或知識。
- 宮保:古代官職名,這裏指高級官員。
- 結綬:繫結印章的絲帶,比喻做官。
- 漢恩:漢朝的恩典,泛指皇帝的恩賜。
- 堯日:比喻太平盛世。
- 舜雲:比喻賢明的君主。
- 竹符:古代用竹製的符信,這裏指任命文書。
- 花塢:花壇,這裏指美麗的園林。
- 枳棘:多刺的樹,比喻困難或障礙。
- 鳳鸞:鳳凰和鸞鳥,比喻賢才。
- 徵書:徵召的文書。
翻譯
誰來珍視我手中的人才,我自會親自培養他們。幾次在皇宮中相遇,又重回到美麗的橋樑旁。雙鬢因憂愁而斑白,幸好一身官職尚在。傳授經典,宮保的舊恩,結綬做官,漢朝的新恩。如堯日般明朗的三極,如舜雲般庇護四鄰。任命文書閃耀着光澤,美麗的園林中春天悄然藏匿。將障礙一一剷除,鳳凰和鸞鳥在此棲息有神。徵召的文書即將下達,不可辜負這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才的珍視與培養,以及對官職和皇恩的感激。詩中通過「握璧」、「調蘭」等意象,展現了作者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同時,通過「金闕」、「玉橋」等描繪,勾勒出一幅宮廷與美景交織的畫面。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未來徵召的期待,以及不負時光的決心,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