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新祠二首

· 黃佐
尼山日雲霧,嘆息彌軫情。 萬有何芸芸,虛完本中扃。 好古遺真筌,乃爲耳目營。 所以林居子,持此常惺惺。 嗟彼芷與蘺,不同春草榮。 玄穹正搖落,辛勤薦芳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尼山:山名,位於山東省曲阜市,相傳爲孔子出生地。
  • 軫情:深切的情感。
  • 芸芸:形容衆多。
  • 虛完:空虛而完整。
  • 中扃:內心的門戶。
  • 真筌:真正的道理或真諦。
  • 耳目營:指追求外在的聲色享受。
  • 林居子:隱居在林中的人。
  • 惺惺:清醒,警覺。
  • 芷與蘺:兩種香草,芷(zhǐ)和蘺(lí)。
  • 玄穹:高遠的天空。
  • 搖落:指草木凋零。
  • 薦芳馨:獻上芳香。

翻譯

尼山的太陽被雲霧遮蔽,我深深嘆息,情感愈發深切。 萬物何其繁多,內心卻空虛而完整。 追求古人的真諦,卻成了對聲色的追求。 因此,隱居在林中的人,總是保持着清醒。 可嘆那些芷草和蘺草,不與春草一同繁榮。 高遠的天空正是草木凋零之時,我們辛勤地獻上芳香。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深刻反思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尼山日雲霧」象徵着世事的迷茫,而「嘆息彌軫情」則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狀態的深切感受。通過對「萬有何芸芸」與「虛完本中扃」的對比,詩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繁雜與內心世界的空靈。後文提到「好古遺真筌」與「耳目營」的矛盾,反映了詩人對現實追求的批判。最後,以「芷與蘺」不隨春草榮枯,以及在草木凋零時「薦芳馨」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堅守本心、不隨波逐流的決心和追求。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