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

· 張佃
夜夜三邊動鼓鼙,遼陽烽火達關西。 風吹馬勒寒初起,塵暗龍城日未低。 原上飢兵攢草臥,磧中新鬼望鄉啼。 李陵一去胡天渺,愁見黃雲鎖沷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鼓鼙(gǔ pí):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用以指揮軍隊進退。
  • 遼陽:地名,今遼寧省遼陽市,古代邊防重鎮。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
  • 關西: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
  • 馬勒:馬的籠頭。
  • 龍城:古代匈奴的都城,這裏泛指邊疆地區。
  • (qì):沙漠。
  • 新鬼:新近戰死的士兵。
  • 李陵:西漢名將,因戰敗被俘,後流亡匈奴。
  • 胡天:指匈奴地區的天空。
  • 沷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邊疆的一條河流。

翻譯

夜夜邊疆戰鼓聲聲,遼陽的烽火直通關西。 寒風中馬勒發出聲響,龍城上空塵土飛揚,太陽還未落山。 草原上飢餓的士兵蜷縮在草叢中,沙漠中新死的士兵望着故鄉哭泣。 李陵一去,胡天的景象變得遙遠,愁看黃雲籠罩着沷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戰場的淒涼景象,通過「鼓鼙」、「烽火」等意象展現了戰爭的頻繁與殘酷。詩中「風吹馬勒」、「塵暗龍城」等句,生動地傳達了邊塞的荒涼與寒冷。後兩句通過「飢兵」、「新鬼」的描寫,深刻反映了士兵的苦難與思鄉之情。結尾以李陵的典故和「黃雲鎖沷溪」的景象,抒發了對邊疆戰事的憂慮和對士兵命運的同情。

張佃

張佃,原名侁,字勤夫。順德人。明世宗嘉靖間諸生。著有《石林清嘯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三、清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 ► 3篇诗文

張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