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息

· 梁寅
歸息蒙嶺陽,聊比嵩少岑。 樂此林藪趣,遂忘江海心。 沿澗搴芳藟,入谷聽幽禽。 流泉響松下,潺湲非俗音。 猗蘭被徑傍,香氣襲衣襟。 頹景忽西匿,浮雲夕以陰。 眷彼羣飛鳥,翩翩投北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歸息:歸隱休息。
  • 蒙嶺陽:蒙山南面。蒙嶺,即蒙山。
  • 嵩少岑:嵩山和少室山。岑,小而高的山。
  • 林藪:山林水澤之間,泛指隱居的地方。
  • (qiān):拔取。
  • 芳藟:香草。
  • 幽禽:鳴聲幽雅的禽鳥。
  • 潺湲(chán yuán):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 猗蘭:一種香草。
  • 頹景:夕陽。
  • 西匿:向西隱藏,指太陽落山。
  • :眷戀,留戀。

翻譯

我歸隱在蒙山的南面,這裏的環境堪比嵩山和少室山那樣幽靜。我喜愛這裏的山林野趣,於是忘記了江海的壯闊心懷。沿着澗水拔取香草,進入山谷聆聽幽雅的鳥鳴。流泉在松樹下潺潺作響,那聲音非同凡響,宛如天籟。猗蘭香草覆蓋在路旁,香氣襲人,浸透了我的衣襟。夕陽忽然西沉,浮雲在傍晚變得陰沉。我眷戀着那些羣飛的鳥兒,它們翩翩飛向北邊的樹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歸隱山林的寧靜生活,通過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淡忘。詩中「流泉響松下,潺湲非俗音」等句,以動襯靜,展現了山林的幽深與超脫塵世的美。夕陽西下、浮雲變幻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深沉與悠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嚮往。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