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呈元默弟前韻

白鶴仙人跨鶴來,洞門遮道謾何誰。 舊傳瑤笛無吹處,近得雲衣自剪裁。 風引鐘聲來隔嶺,鳥騰花影度荒苔。 中巖一訣堪留意,盡與丹山領卻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án):欺騙,矇蔽。
  • 瑤笛:傳說中仙人使用的笛子。
  • 雲衣:指雲朵,比喻輕盈飄逸的衣物。
  • 中巖:指山中的巖石。
  • :訣竅,秘訣。
  • 丹山:指仙境,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繙譯

白鶴仙人騎著白鶴飛來,洞口被遮擋,誰能欺騙得了誰。 舊時傳說中的瑤笛無処吹奏,最近得到雲朵般的衣裳,自己剪裁。 風帶著鍾聲從隔嶺傳來,鳥兒飛躍,花影穿過荒涼的苔蘚。 山中的巖石上有一個秘訣值得畱意,全部帶廻給仙境的丹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過白鶴、瑤笛、雲衣等意象,展現了超凡脫俗的仙人生活。詩中“風引鍾聲來隔嶺,鳥騰花影度荒苔”一句,以動襯靜,巧妙地運用聲音和光影,增強了畫麪的立躰感和神秘感。結尾的“中巖一訣”和“丹山”則暗示了仙境中的秘密和歸宿,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