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奉常牛西唐致仕歸河南

西唐中州秀,秀出金芙蓉。 因君棱層姿,每憶西唐峯。 自君正清卿,接之吾眼明。 見君如見山,矻然兩棱層。 北鳥無越想,南翎快朔徵。 自得開籠去,安知羈鳥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奉常:古代官名,負責祭祀禮儀。
  • 致仕:退休。
  • 河南:地名,今河南省。
  • 中州:指河南,古稱中州。
  • 秀出:出衆,突出。
  • 金芙蓉:比喻美麗的花朵,這裡形容人的才華或品德。
  • 稜層:形容山峰高聳,這裡比喻人的氣質或才華。
  • 正清卿:正直清廉的官員。
  • 矻然:形容堅定不移。
  • 北鳥無越想:北方的鳥沒有越過南方的想法,比喻人安於現狀。
  • 南翎快朔征:南方的鳥快樂地曏北飛去,比喻人曏往北方。
  • 開籠去:比喻擺脫束縛,自由自在。
  • 羈鳥情:比喻被束縛的心情。

繙譯

西唐是中州的傑出人才,他的才華如同金色的芙蓉花一樣出衆。 因爲你的氣質和才華,我常常想起西唐的山峰。 自從你成爲正直清廉的官員,我看到你就眼前一亮。 見到你就像見到山峰,堅定而高聳。 北方的鳥沒有越過南方的想法,但南方的鳥卻快樂地曏北飛去。 自從你擺脫了束縛,自由自在,又怎會知道被束縛的心情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贊美了牛西唐的才華和氣質,以及他退休後的自由生活。詩中“金芙蓉”和“稜層”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牛西唐的出衆和堅定,而“北鳥無越想,南翎快朔征”則巧妙地表達了牛西唐對自由的曏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牛西唐的敬仰和祝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