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見素司寇送大廷尉鄭山齋先生之陝右二首

江右相逢記昔年,誰將隻手欲扶顛。 素翁自爾同雲臥,聖主招來上釣船。 昨夜法星辭帝座,秋光評品帶秦川。 愁聞司寇歸休疏,未到丕時得穩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創作。
  • 見素司寇: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文人。
  • 大廷尉: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代的法官。
  • 鄭山齋:人名,可能是詩中的主角。
  • 陝右:地名,指陝西一帶。
  • 江右:地名,指江西一帶。
  • 隻手:比喻個人力量。
  • 扶顛:挽救危局。
  • 素翁:對見素司寇的尊稱。
  • 同雲臥:比喻隱居或高臥不問世事。
  • 聖主:對皇帝的尊稱。
  • 上釣船:比喻被召入朝做官。
  • 法星:指法官,這裏可能指鄭山齋。
  • 辭帝座:離開皇帝的身邊,指離開朝廷。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評品:評價。
  • 秦川:地名,指陝西一帶。
  • 歸休疏:退休的奏疏。
  • 丕時:大好時光。
  • 穩眠:安穩地睡眠,比喻無憂無慮。

翻譯

記得在江右相遇的那一年,誰曾試圖以一己之力挽救危局。見素司寇您自那時起便如雲般高臥,而聖明的君主卻召您上船,入朝爲官。昨夜,法官之星離開了帝座,秋天的光芒照耀着秦川,進行着評價。我憂愁地聽到您提交的退休奏疏,還未到大好時光,您已能安穩地睡眠。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對友人鄭山齋的送別之作,通過回憶往昔與友人的相遇和友人的仕途變遷,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對友人未來的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隻手扶顛」、「同雲臥」、「上釣船」等,生動地描繪了友人的形象和經歷。同時,詩人的情感也貫穿始終,從對友人過去的回憶到對友人未來的擔憂和祝福,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友情和對友人的深切關懷。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