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三月十八日歐南野司成設會於雞鳴山憑虛閣予以風阻而返依限韻追和
想到憑虛思入微,況同嘉客倚晴暉。
風塵阻隔非緣薄,咫尺仙凡是願違。
江水無情終日逝,冥鴻得意揹人飛。
故園春草年年綠,惆悵王孫歸不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午: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法,此處指明代的某一年。
- 歐南野:人名,可能是當時的文人或官員。
- 司成:古代官職名,負責教育事務。
- 雞鳴山:地名,位於今南京市。
- 憑虛閣:建築名,可能位於雞鳴山上。
- 依限韻:按照規定的韻腳作詩。
- 湛若水:詩人名,明代文人。
- 嘉客:尊貴的客人。
- 風塵:指旅途的艱辛。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仙凡:仙人和凡人,比喻境界或身份的差異。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向或隱逸的人。
-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
翻譯
想到登上憑虛閣,心中思緒萬千,何況還有尊貴的客人在晴朗的陽光下相伴。旅途的風塵阻礙了我的行程,並非因爲緣分淺薄,而是近在咫尺卻如同仙凡之隔,願望難以實現。江水無情,終日流淌不息,高飛的鴻雁得意地揹人而去。故園的春草每年都會綠意盎然,我心中惆悵,不知那些貴族子弟何時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未能參加雞鳴山憑虛閣聚會的遺憾之情。詩中,「風塵阻隔」與「咫尺仙凡」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對未能與會的無奈和惋惜。後兩句通過對江水和冥鴻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理想追求的感慨。結尾的「故園春草年年綠」則寄託了詩人對歸鄉和友人重逢的深切期盼。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題畫七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寄五川楊夢羽兵憲 》 —— [ 明 ] 湛若水
- 《 駿逸贈潘汝濟北上會試 》 —— [ 明 ] 湛若水
- 《 感湖南道兵憲胡石屏衡州南嶽禮際周至小詩二絕以致謝忱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徒靜菴公遷北部 》 —— [ 明 ] 湛若水
- 《 同南雄李太守林通府冷節推宴飲登浮屠 》 —— [ 明 ] 湛若水
- 《 同方時素洪覺山曾廓齋何悔齋李中岡馮左山鄭孔新鄧粵良羅浮行望見雲陰停駐不散久之即天華精舍也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蕭山張先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