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戌:古代用干支紀年,庚戌爲其中一年。
- 胡天:指北方邊疆的地區。
- 建牙:古代軍隊出征時,樹立牙旗,這裏指軍隊。
- 吹角:吹響號角,古代軍中的一種信號。
- 漢家營:指明朝的軍隊。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裏泛指陵墓。
- 霜露:比喻寒冷。
- 鬆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徵墓地。
- 輦轂:皇帝的車駕,這裏指京城。
- 青海箭:可能指邊疆的緊急軍情。
- 黑山兵:指邊疆的軍隊。
- 朱門:指富貴人家。
- 金穴:比喻富貴人家。
- 笙歌:音樂和歌唱,指娛樂活動。
- 野哭:指民間的哀哭聲。
翻譯
月光照耀下的北方邊疆,殺氣凝重,明朝的軍隊在這裏豎起牙旗,吹響號角。五座陵墓附近的松樹和楸樹,在寒霜露水中顯得更加淒涼,千里之外的京城也因爲邊疆的風塵而震驚。多日來,邊疆的緊急軍情還未傳來,誰能夠去掃清邊疆的敵兵呢?富貴人家中,笙歌鼎沸,而民間的哀哭聲卻無人聽見,甚至震動大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邊疆的緊張局勢和京城的安逸生活之間的對比。詩人通過「月滿胡天殺氣凝」和「建牙吹角漢家營」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邊疆的嚴峻氣氛。而「五陵霜露鬆楸近」和「千里風塵輦轂驚」則進一步以陵墓的淒涼和京城的震驚,反映了邊疆戰事對國家的影響。最後兩句「朱門金穴笙歌沸,野哭那聞動地聲」深刻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民間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民生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