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 元州畫贈素安聯牀夜話圖

· 彭年
雨餘山閣洗炎囂,絳燭頻燒。故人住近攜琴至,豈煩折簡相邀。新甕景山斟酌,小團鴻漸烹調。 畫檐風動響芭蕉,梧竹翛翛。石牀涼思清肌骨,紈扇都拋。辨馬極談申旦,聞雞起舞中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囂(yán xiāo):炎熱的喧囂。
  • 絳燭(jiàng zhú):紅色的蠟燭。
  • 折簡(zhé jiǎn):古代用竹簡寫信,折簡即指寫信邀請。
  • 新甕(xīn wèng):新釀的酒。
  • 景山(jǐng shān):此処指酒名。
  • 小團鴻漸(xiǎo tuán hóng jiàn):小團茶,鴻漸是茶的別稱。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風吹竹木的聲音。
  • 申旦(shēn dàn):通宵達旦。
  • 中宵(zhōng xiāo):半夜。

繙譯

雨後,山中的閣樓洗去了炎熱的喧囂,紅色的蠟燭頻頻點燃。老朋友住在附近,帶著琴來訪,無需折簡相邀。新釀的景山酒斟酌著,小團茶也精心烹調。

畫簷下,風吹動著芭蕉葉,梧桐和竹子發出翛翛的聲音。石牀上,涼意讓人感到清爽,連紈扇都拋在一邊。通宵達旦地暢談馬事,半夜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山閣的清涼與甯靜,以及與故人相聚的愉悅。通過“雨餘山閣洗炎囂”和“絳燭頻燒”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環境的清新與溫馨。詩中“新甕景山斟酌,小團鴻漸烹調”躰現了主人的熱情好客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後半部分則通過“畫簷風動響芭蕉”和“辨馬極談申旦,聞雞起舞中宵”等句,傳達了與友人深夜暢談、共同舞劍的豪情與樂趣,展現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風貌。

彭年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孔嘉,號隆池山樵。好學工書,有文名。與文徵明友善。家貧嗜酒,然除文字交外,不受升粟之饋,卒以貧困終。有《隆池山樵集》。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