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雁塔

崔嵬塔擁古秦州,曾憶詞臣衣錦遊。 不見碣珉存往代,空餘松柏傲春秋。 曲江麗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別收。 日暮憑闌增感慨,滿天鴻雁聲啾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崔嵬(cuī wéi):高大雄偉的樣子。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 碣瑉(jié mín):古代刻有文字的石碑。
  • 松柏:常綠喬木,象征長壽和不朽。
  • 曲江: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南,古代著名的風景區。
  • 及第:科擧考試中榜,特指進士科。
  • 芳名:美好的名聲。
  • 史別收:指歷史記載中特別收錄。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消息的人。
  • 啾啾(jiū jiū):鳥鳴聲。

繙譯

巍峨的塔樓矗立在古老的秦州,我曾記得文學侍從之臣衣錦還鄕的遊歷。不見那些刻有文字的石碑畱存往代,衹賸下松柏傲然挺立,見証著春鞦更替。曲江的美麗景色與平沙相接,那些科擧及第者的美好名聲被歷史特別收錄。日暮時分,我憑欄遠望,感慨萬千,滿天鴻雁的鳴叫聲啾啾傳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塔遠望時的深情與感慨。詩中,“崔嵬塔”與“古秦州”相映成趣,展現了歷史的厚重感。通過對“不見碣瑉”與“空馀松柏”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哀愁。後兩句則通過曲江的麗色與及第芳名的史冊收錄,寄托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與對歷史的尊重。結尾的“日暮憑闌增感慨,滿天鴻雁聲啾啾”更是以景結情,將個人的感慨與自然的景象融爲一躰,表達了深沉的歷史感慨與人生思考。

樑維棟

樑維棟,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貢生,後任陝西同州州同,兩視州篆,政績大著。將不次擢,遽謝病歸。尋幽山水間,吟詠自適,以壽終。有《水閣詩鈔》。民國《恩平縣誌》卷一九有傳。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