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岐山歌

· 曾邁
南越之南揭陽嶺,突兀層巒黃岐山。 從秦歷漢羣峯出,流雲飛霞不可攀。 上有浮屠拂雲起,石湖千載抱泉水。 懸崖風雨古木疏,春色秋容翠微裏。 磊石玲瓏溪谷中,洞門雙闢竹與鬆。 盤桓宛轉多迂怪,疊巘連岫度晚風。 俯臨玉窖之雙溪,舂容夜月映沙堤。 山高水清長無絕,渡水登山無盡期。 昔人獨有陳夫子,幽棲選勝風流美。 古今地靈應相托,山中仙客良有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突兀:高聳突出的樣子。
  • 層巒:連綿不斷的山峯。
  • 流雲飛霞:流動的雲和飄飛的霞光。
  • 浮屠:佛塔。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磊石:堆積的石頭。
  • 玲瓏:精巧細緻。
  • 疊巘(yǎn):重疊的山峯。
  • 舂容:形容聲音洪亮。
  • 幽棲:隱居。
  • 選勝: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

翻譯

在南越之南的揭陽嶺,有座高聳的山峯名爲黃岐山。 自秦漢以來,羣峯聳立,流雲飛霞難以攀登。 山頂有座佛塔高聳入雲,石湖千年環繞着泉水。 懸崖邊風雨交加,古木稀疏,春色秋景在翠綠的山色中變換。 溪谷中堆積着精巧的石頭,洞口兩側是竹林和松樹。 曲折迴旋,山勢奇特,重疊的山峯在晚風中連綿不斷。 俯瞰玉窖的雙溪,夜晚月光映照在沙堤上,聲音洪亮。 山高水清,景色永無止境,渡水登山,永無止境。 古時有位陳夫子,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隱居,風流倜儻。 古今地靈相托,山中仙客能有幾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岐山的壯麗景色,通過「突兀層巒」、「流雲飛霞」等詞句,生動地勾勒出了山的高聳與雲霞的飄渺。詩中「浮屠拂雲起」、「石湖千載抱泉水」等句,不僅展現了山中的佛塔和泉水,也隱喻了時間的流轉與自然的恆久。後文通過對比古今,表達了對古人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

曾邁

曾邁,原名思道,字志甫。揭陽人。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人。有《仙遊稿》。事見清乾隆《揭陽縣誌》卷五、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 ► 3篇诗文

曾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