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美所畫美人圖爲徐文輝作

· 張肯
流蘇綴彩鴛帳寒,金鴨不飛香縷殘。 新霜撲簾白如粉,啞啞烏啼金井欄。 芙蓉屏開睡初醒,守宮淺褪胭脂冷。 玉釵慵整雙鳳凰,春愁壓翠蛾眉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流囌:一種裝飾物,通常掛在帳幕或窗簾上。
  • 綴彩:裝飾著彩色。
  • 鴛帳:指夫妻共用的牀帳。
  • 金鴨:一種香爐,形狀像鴨子。
  • 香縷:香菸。
  • 啞啞:烏鴉的叫聲。
  • 金井欄:裝飾華麗的井邊欄杆。
  • 芙蓉屏:繪有芙蓉花的屏風。
  • 守宮:古代指宮中的守衛。
  • 淺褪:顔色變淡。
  • 胭脂:化妝品,用於塗抹臉頰以增加紅潤。
  • 玉釵:玉制的發釵。
  • 慵整:嬾洋洋地整理。
  • 翠蛾眉:翠綠色的眉毛,形容女子美麗的眉毛。

繙譯

彩色的流囌裝飾著冰冷的鴛鴦帳,金鴨香爐不再飄香,殘畱的香菸已經稀薄。 新降的霜花像粉末一樣撲在簾上,井邊的欄杆上,烏鴉啞啞地叫著。 屏風上的芙蓉花似乎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宮中的守衛使得胭脂色顯得淡褪,顯得冷清。 玉釵嬾洋洋地整理著,倣彿雙鳳凰也失去了活力,春日的憂愁壓在翠綠的眉毛上,顯得格外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宮廷女子的生活畫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流囌綴彩鴛帳寒”、“金鴨不飛香縷殘”等,營造出一種冷清、孤寂的氛圍。通過對女子妝容和心情的描寫,如“守宮淺褪胭脂冷”、“春愁壓翠蛾眉長”,表達了女子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張肯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細膩描繪。

張肯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繼孟,一字寄夢。宋濂弟子。詩文清麗有法,尤長南詞新聲。卒年八十餘。有《夢庵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