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上人新住仙姑院寄贈

· 梁寅
閬苑仙姑境,祇園珠樹林。 炎岡焚白玉,淨地待黃金。 詩裏煙霞色,軒中水月心。 高棲憶支遁,遙睇碧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閬苑(làng yuàn):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祇園:即祇樹給孤獨園,是佛陀在舍衛國居住說法的場所。
  • 珠樹:神話中結滿珍珠的樹。
  • 炎岡:熾熱的山岡。
  • 白玉:比喻純潔無瑕。
  • 淨地:清淨之地。
  • 黃金:象徵富貴。
  • 煙霞色:指山水間的雲霧色彩。
  • 水月心:比喻心境如水中之月,清澈透明。
  • 高棲:高處棲息,指隱居。
  • 支遁:東晉時期的高僧,以隱居修行著稱。
  • 遙睇(yáo dì):遠望。
  • 碧山岑(bì shān cén):青翠的山峯。

翻譯

仙姑的庭院坐落在神仙般的閬苑之中,四周是祇園裏結滿珍珠的樹林。 熾熱的山岡上,白玉般純淨的心靈被焚燒,清淨之地等待着黃金般的富貴。 詩句中描繪的是山水間的雲霧色彩,而軒內則是心如水中之月的清澈心境。 高處棲息,憶起隱居的支遁,遠遠望去,是那青翠的山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通過對閬苑、祇園、珠樹等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神祕而高潔的氛圍。詩中「炎岡焚白玉,淨地待黃金」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純潔心靈的追求,也隱含了對世俗富貴的超然態度。後兩句通過對支遁的回憶和碧山的遠望,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