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粵王廟:供奉南越國創建者趙佗的廟宇。
- 趙佗:南越國的創建者,自稱“南越武王”。
- 漢秦已罷甲兵:指漢朝和秦朝已經結束了戰爭。
- 天下謳歌太平:全國人民都在歌頌和平。
- 奉使:派遣使者。
- 寸舌:比喻口才或言辤。
- 長纓:長繩,古代用來綑綁俘虜或罪犯的繩索,這裡指武力。
- 清風動地:比喻政策或言論的影響力。
- 黃金滿籯:籯(yíng),古代盛放貨幣的器具,這裡指財富。
- 人亡世遠:指趙佗已經去世很久,時代也已經遠去。
- 遺跡無徵:徵(zhēng),証據或痕跡,這裡指找不到趙佗的遺跡。
繙譯
漢朝和秦朝的戰爭已經結束,全國人民都在歌頌和平。 派遣使者僅憑口才,沒有人再請求武力。 衹需政策言論影響深遠,何須財富滿屋。 可歎趙佗已逝,時代久遠,想要尋找他的遺跡卻無從考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趙佗時代的廻憶,表達了對和平與智慧的贊美。詩中“漢秦已罷甲兵,天下謳歌太平”描繪了戰後的和平景象,而“奉使來憑寸舌,無人上請長纓”則強調了智慧和口才的重要性。後兩句“但遣清風動地,何須黃金滿籯”進一步以清風比喻智慧的影響力,反對過度追求物質財富。最後,詩人感歎趙佗的逝去和時代的變遷,表達了對歷史的緬懷和對遺跡無存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