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司諫文哲奉使北還兼柬吳世美司諫

· 張詡
李泌當年一獻身,豈無高楫濟長津。 觀風夷夏詩多采,補闕朝廷疏屢陳。 阿閣九苞回綵鳳,急風千丈挺霜筠。 因君卻憶吳司諫,曾以龍光射釣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泌: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曾輔佐唐玄宗。
  • 高楫:高明的策略或建議。
  • 濟長津:幫助渡過難關。
  • 觀風:觀察民情風俗。
  • 夷夏:指邊疆與中原地區。
  • 補闕:彌補缺失,指上疏朝廷提出建議。
  • 阿閣:指宮殿。
  • 九苞:形容鳳凰羽毛的美麗。
  • 彩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象征吉祥。
  • 急風:猛烈的風。
  • 千丈:形容極高。
  • 霜筠:指竹子,因其耐寒,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因君:因爲您。
  • 吳司諫:另一位官員的名字。
  • 龍光:指寶劍的光芒,比喻才華或英勇。
  • 射釣綸:指釣魚,比喻施展才華或策略。

繙譯

儅年李泌獻身於國,難道沒有高明的策略幫助渡過難關嗎? 觀察邊疆與中原的風俗,採集了許多詩歌,上疏朝廷,屢次提出建議。 宮殿中廻鏇著彩鳳的美麗身影,猛烈的風中挺立著高聳的霜竹。 因爲您,我想起了吳司諫,他曾以才華橫溢的光芒照亮了策略的施展。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王司諫的才華與貢獻,通過李泌的典故,強調了王司諫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詩中“觀風夷夏詩多採,補闕朝廷疏屢陳”展現了王司諫的廣泛觀察和積極建言,而“阿閣九苞廻彩鳳,急風千丈挺霜筠”則用象征手法贊美了他的高貴品質和堅靭不拔。結尾提到吳司諫,暗示了王司諫與吳司諫同樣具有卓越的才華和影響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王司諫的深深敬意。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