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鍾狂客應薦北行

· 張詡
醉濡三鬥墨淋漓,爲寫江亭送別詩。 風雨閉門人病久,山花迎處馬行遲。 楚江萬里來迢遞,越曲三聲唱別離。 此日送君思往事,京華回首不勝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醉濡(zuì rú):醉中沾溼。
  • 三鬭墨:形容墨水很多,這裡指寫作時用墨極多。
  • 淋漓:形容非常暢快或充分。
  • 閉門:指不出門。
  • 迢遞(tiáo dì):形容路途遙遠。
  • 越曲:越地的歌曲,這裡指離別的歌曲。
  • 京華:指京城,這裡指北京。

繙譯

醉意中沾滿了三鬭墨水,我暢快地寫下了江邊亭中的送別詩。 風雨交加,我久病閉門不出,山花在迎接之処,馬兒行走得遲緩。 從楚江萬裡迢迢而來,越地的離別歌曲唱了三遍。 今日送你離去,廻想起往事,廻首京城,不禁感到無比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風雨交加的日子裡,因病閉門不出,卻在江邊亭中爲即將北行的友人寫下送別詩的情景。詩中“醉濡三鬭墨淋漓”一句,既表現了詩人醉意中的創作激情,也暗示了離別之情的深重。後文通過“山花迎処馬行遲”和“楚江萬裡來迢遞”等句,進一步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不捨和對往事的廻憶。結尾的“京華廻首不勝悲”則直抒胸臆,抒發了詩人對京城往事的深深懷唸和悲傷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